观点

问题重重!美的造车“二进宫”,需做好最坏的打算

功夫汽车 李鹏发 2021-05-20
8999

曾经在造车上“大败而归”的美的,似乎又杀入了汽车行业。

5月18号,美的正式官宣其关于汽车领域的三大产品线全线投产,并正式发布5款汽车零部件产品。

或许正因美的没有像小米等企业真正“跨界造车”,其当日股价在收盘时反而下跌了0.71%至77.84元/股,昨日再度下挫77.33元/股。

这似乎也意味着,资本市场对于声势浩大的美的不甚看好。

确实,抢占汽车赛道对于家电行业来说并不容易,且已有失败的先例。不过,伴随着这场互联网造车热潮,美的再一次将目光瞄准了汽车产业。

那么,美的此次发布的新产品,在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是否有实力?

而美的没有直接加入“有钱就能贴牌”造车大浪潮,通过另辟蹊径又能否杀出一片天地?

(1)美的“二次造车”?问题重重!

跨界造车并非易事,早在18年前,美的就有过一次失败的尝试。

但是由于对汽车产业链的把控能力不够,质量问题频出且产销均不佳,几年之后美的便铩羽而归,徒留“一地鸡毛”。

借鉴了第一次造车的教训,美的开始从另一方向切入。

此番,美的选择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进行“二次造车”,意在避开那些互联网造车资本以及一众传统车企。

但这也意味着,美的需要迎战的对手,就将是如博世、大陆和华为这样少而强大的传统玩家。

同时,在功夫汽车看来,美的此番“造车”同样面临挑战和难点。

一方面,从家电切入汽车的跨界本身就意味着未知的挑战。

家电领域有现成的复杂热管理技术,但如果让这些技术集成化、小型化、移动化后搬运到车上,以同一套系统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冷热控制场景,仍面临不少难度。

更大的挑战,则来自行业性面临的技术难题。

例如,此次发布用于自动/辅助驾驶的EPS电机,如何做到业内少有的“无机械延迟、反应速度更快”,这对于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都提出更高要求。

而这些对于美的来说,也都是基于核心技术的难点。

毕竟,要抓住核心技术,谈起来容易,但做起来并不简单。

(2)焦虑的“美的们”, 不务正业的“闯入者”

家电企业造车之路,前有创维、格力,后有美的。

它们醉心造车,表面上看是追寻风口,实际上,也暴露了传统家电巨头们的隐忧。

伴随着家电行业的风口往下,新能源汽车便成为它们眼中“飞猪升天”的难逢良机,所以砸钱砸人砸品牌。

而在经历过造车无果后,三家企业均选择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进行切入,来分风口红利的“蛋糕”。

按照美的方面的说法:美的机电事业群深入底层技术的基础研究,最终发现了关键问题并成功解决,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,成功实现了关键零部件国产化。

按照好的方向来想,如果真能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,对国产新能源汽车供应商是一大利好。

最怕的是,犹如过往那般,一众家电企业疯狂涌入,徒留“一地鸡毛”。

在此之后,“美的们”造车的终局是开辟新的盈利赛道,还是只能为情结来买单,或许还需时间来验证。

(3)写在最后

美的创始人何享健有句名言:“如果有一天美的出现了危机,绝对不会是竞争对手把我们打垮了。其中一个真正的原因是美的在战略上出现了重大的失误。”

如今,美的集团选择"二进宫"杀入汽车行业,想必也是把造车作为重大的战略选择,更做好了最坏的打算。

不过,“美的们”究竟能走多远?仍有待时间和市场检验。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华明路9号华普广场西塔1007室

© 2019 广州功夫新媒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关于我们 | 粤ICP备18130567号-1

功夫汽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