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

看不见的“助手”,为何让越来越多车企看得见智能化的未来? - 功夫汽车-媒体大咖聚集的汽车传播机构

功夫汽车 功夫汽车 2019-08-31
11867

“今年我们希望共同解决的一个“痛点”是,在汽车这个移动终端上,实现人与各种车载服务的智能连接。”昨日,马化腾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智博会”)期间的发言,旋即引发了汽车业极大的关注。

在智博会首日,搭载了腾讯车联的长安汽车更是全场“吸睛”之作。在长安CS35Plus,搭载的AI in Car能够提供智能人机交互、听服务、车载地图、社交出行、用车生活等5大类服务,通过AI技术和账户体系,精准感知车主的个人偏好及出行场景,实现个性化的主动服务。

在论坛上,马化腾在发言中也为腾讯车联打CALL,并以腾讯车联为例,展现腾讯为汽车业转型升级所提供的数字化力量。

在此次智博会上,腾讯车联秀出了阶段性成果,在现场叫好又叫座,在业界更是有口皆碑。

如果说,腾讯是此次智博会的主角,那么腾讯车联则在智博会展馆内外皆站在C位。

“它需要我们发扬‘数字工匠精神’,从外到内打磨每一个细节的改进,而不是热衷概念炒作。”在业界看来,腾讯车联无疑正在践行“小马哥”昨日所倡导的“数字工匠精神”,以看不见的“助手”,为汽车业未来赋能。

这正是腾讯车联能够备受汽车业信赖,发展后劲十足的关键所在。

为何能赢得众多龙头车企信赖?

在业界看来,此次腾讯车联与长安汽车在智博会期间的深度合作,成为汽车业转型升级的样本,更是腾讯车联与传统汽车业龙头合作的又一最新案例。

在此之前,腾讯车联与一汽、吉利、广汽传祺、广汽新能源、比亚迪、东风柳汽等进行了战略合作,并在车市明星车型——新款传祺GS4、吉利博越等、新能源车明星车型——广汽新能源GE3等车型上搭载了AI in Car 智能解决方案。

这些新车炙手可热,其搭载的腾讯车联AI in Car,成为最大卖点,甚至是车企“讨好”年轻消费者的最大兴奋点,广受好评。

对此,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高度评价道:“广汽通过与腾讯车联的合作,更好地实现人与车、车与车、车与新型基础设施的连接,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汽车移动生活。”

作为大型汽车集团的掌门人,曾庆洪的一席点评,也佐证了腾讯车联在汽车行业的地位,展现出传统汽车业对腾讯车联的强烈信心。

由此可见,腾讯车联阶段性成果收获颇丰,业已站在汽车智能化的潮头。

“甘当配角”反而能够“走红”,有何乾坤?

众所周知,在传统汽车业“四化”——电动化、智能化、共享化、网联化——过程中,BAT都深度参与其中。相对于斑马等车联系统,腾讯车联起步相对较晚,但后劲十足,愈加受到汽车龙头的信赖。

那么,一向“甘当配角”腾讯车联,为什么反而“走红”呢?

对此,马化腾昨日演讲的一番话点出了腾讯车联的核心价值观:“腾讯希望成为各行各业的‘数字化助手’”。这正与腾讯数字化口号——看不见的“助手”,看得见的未来—— 一脉相承。

从诞生开始,腾讯车联“开放共生”的合作理念,就深得汽车龙头的信赖。

众多合作案例表明,腾讯对于进入汽车行业的思路,就是和传统车企建立共赢生态圈,腾讯车联“AI in Car”不同于其他互联网公司渗透汽车行业的路径。对此,腾讯车联网总经理钟学丹清醒地认识到:所有车企都不愿意变成一个生产车间,互联网的进入不应该是侵占式的,这会让车企有危机感。

所以,对于汽车业而言,腾讯车联不会带来“被绑架到系统平台上”的感知。它是一位“助手”,甚至是看不见的“助手”,但却是强有力的助手。它能将自己所擅长的技能优势,包括安全、内容、社交、语音、大数据、AI等,为车企提供一种解决车载智联系统的方案。

这是一种服务型思维,不具侵略性,正是腾讯车联“开放共生”合作模式的体现。

事实上,万物互联时代,汽车与互联网的边界被打破,倡导共生共赢才能可持续发展。“窄平台”遵从零和博弈,“宽平台”才能实现共生共赢。腾讯车联开放性与产品独特优势,恰恰是“宽平台”思维,与车企形成合力,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升级,并为车主带来智能化驾驶体验。

这也正如马化腾昨日演讲所言:“我相信,我们一定能通过创新打破零和博弈的僵局,实现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。”这就是腾讯车联赋能汽车业力量,更是互联网与汽车业“精诚合作”的精髓。

顺势而为,才能大有所为。

展望未来,在与全球汽车业逐鹿智能化乃至汽车业“四化”过程中,中国汽车业呼唤更多类似腾讯车联这种看不见的“助手”,才能在汽车与互联网融合中实现合力,甚至让“加法效应”变成“乘法效应”;才能让中国汽车业的未来“
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华明路9号华普广场西塔1007室

© 2019 广州功夫新媒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关于我们 | 粤ICP备18130567号-1

功夫汽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