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

开通率只占12%,全网“封神”的特斯拉FSD,与华为ADS比谁更强?

功夫汽车 珠水云山 2025-10-29
12929

最近的财报会议,特斯拉首席财务官塔内贾确认了一件事。他表示,上一季度FSD的订阅收入相比2024年同期有所下降,目前付费使用FSD的客户只占12%,这远比特斯拉的预期要低。

12%是什么概念呢?也就是说,100个用户之中,只有12个选择开通FSD。考虑到中国市场的特殊性(长期无法开通功能,更新也慢),售价6万4的FSD开通比例只会更低,估计不到5%,算是一个绝对小众的选项。

与“卖不掉”的现状相对比,FSD的“声望”可谓如日中天,不仅与特斯拉牢牢绑定,还被很多人推崇为智能辅助驾驶“天花板”,甚至不输华为的ADS系统。

这两家到底谁更强一些?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。

(1)特斯拉“造神”

FSD的英文全称是Full Self-Driving,也就是完全自动驾驶;ADS的英文全称是Automated Driving System,自动驾驶系统。看得出来,这两家都用了最表面的示意来定义自家技术,也展示了它们的野心,想将自家的系统做成全行业标杆。

但从结果来看,两家所走的路线似乎有些差异。

特斯拉FSD的主要特点是“造神”,它有一套组合拳,既包括技术壁垒,也包括营销叙事、舆论造势,所有这些交织到一起,最终形成了如今的神话。

首先是技术路线,在行业普遍依赖激光雷达+多传感器融合的阶段,特斯拉一直坚持自己的 “8个摄像头+神经网络算法” 的纯视觉方案就是最优解。目的是 “用低成本硬件实现高级功能” ,虽然硬件简陋了,却能通过图像数据的丰富性覆盖360度环境感知。

为了用算法弥补硬件的缺失,特斯拉部署了Dojo超级计算机(总算力相当于6.7万台 H100 GPU),形成了“数据采集→模型训练→功能升级→数据再采集” 的闭环。

理论上,FSD的上限是非常高的。抛弃了传统辅助驾驶的 “代码规则逻辑”后,理论上可以让车辆像人类一样 “自主学习决策”。别家训练的是系统,特斯拉训练的可是司机。

关键特斯拉这套系统的成本还低,时不时传达“算法实力碾压硬件堆砌” 的技术自信,也成了很多消费者信赖特斯拉的关键。

当然,代价是很多人觉得特斯拉这套系统的上限很高,实际上却未必好用,卖得还贵。所以结果是销量并不算太出色。毕竟你是属于未来的系统,那就未来再买嘛。

一直以来,特斯拉的对外宣传都非常成功,比如声称 “FSD Beta版事故率比人类司机低8倍”,结合马斯克提出的“火星移民”“可持续能源” 等宏大愿景,一夜之间就将FSD放在了全行业领先的位置。

至此,“造神”彻底完成。

(2)华为ADS“卖车”

相比于特斯拉FSD的顺风顺水,华为ADS系统的发展要艰难得多。ADS一开始的定位就是“适配中国路况”,采用的也是“多传感器融合”技术路线,重点研发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的协同感知。

同时搭建自研计算平台,积累国内道路场景数据,然后针对复杂路况解决感知与决策难题。很显然,华为走的这条路,就是所有车企都在走的,想在其中脱颖而出,明显难度更大。

因此早期,“平平无奇”的华为系统并没有太大的号召力。直到2023年4月,华为ADS 2.0 系统的推出,才彻底扭转了局面。

相比于市场上其他的系统,ADS 2.0的核心是摆脱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,可以实现高速、城区高阶辅助驾驶,解决了高精地图覆盖不足、更新滞后的行业痛点。

华为的拟人化智能辅助驾驶算法,可以覆盖高速、城区、泊车全场景。同年,搭载该系统的车辆完成了1314公里零接管行程,真正引发了市场狂潮。

再接下来就是ADS 3.0、ADS 3.3、ADS 4.0了,与特斯拉FSD不同,华为ADS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可以“带货”。2023年初露锋芒,就助力问界M7月销险些破3万,搭载该系统的问界M9夺得了50万以上SUV销冠。

虽然很少宣传开通率,问界搭载NOA(导航辅助驾驶)配置车型交付占比接近 90%(2024 年 1-7 月数据),支持离车泊入的岚图梦想家乾崑版,用户开通智驾包比例达 86%。

此外,像极狐阿尔法S6/T6,全系标配华为ADS 3.3 ,捷途纵横预售首月顶配车型占比35%,选装华为ADS的比例高达 78%。

截至2025年9月,已有11家主机厂的16个品牌共33款车型搭载华为ADS 4上市。能够这么快覆盖,只能说明华为这套系统是真的好用。市场反馈够好,才有这么多的厂家要选配。

(3)特斯拉反击,建议“抠标”?

从目前的情况看,华为ADS系统的声势已经反超了特斯拉FSD系统,毕竟鸿蒙智行的全系累计交付量都已经突破百万了,特斯拉还在抱怨FSD国内更新难,因为每次更新要报备。按这个趋势继续下去,两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。

要实现反击,特斯拉只有两条路可以走。首先当然是能力提升,当前FSD的核心测试数据多来自北美,对于中国交通规则(如潮汐车道、公交专用道)、道路标识的专项验证严重不足,因此系统本身存在天然的缺陷。

而且因为监管的原因,每一代更新都属于重大软件变更,需向工信部、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并获得 “增额批准” 后方可实施。华为迄今为止也就是四代系统,这一点与FSD“快速迭代、实时推送”的模式相悖。

简言之,特斯拉无法像北美一样随意更新,后台直接迭代。一旦出现明显的BUG,无法第一时间修复,还必须等备案通过,很可能引发群体性问题。这些关键点不解决,FSD就很难形成真正的竞争力。

当然也有网友给出比较偏门的方法,本身FSD是特斯拉的代表,就应该与品牌强绑定。很多人觉得6万4花得不值当,核心还是因为买车的时候本身已经自带车标,特斯拉最核心的价值已经到手。

如果基础版把标去掉,如果花这6万4买FSD就送标,那订阅率很可能会大幅提升。虽是玩笑话,却莫名觉得有理。

(4)功夫拍案

实在没想到,早已“封神”的特斯拉FSD,选装率居然这么低。而与之“齐名”的华为ADS系统,却已经有了不错的“带货”能力。这一方面说明特斯拉的“造神”能力确实强,但也说明“造神”,对于市场的影响依然是有限的。

海外先不提,国内的FSD想提升选装率,还是要实打实做开发。同样需要经过备案审批,高度依赖美国团队远程调试的FSD,显然很难适配中国数据的实时迭代需求。继续这样下去,差距只会越来越大。

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“标志”,特斯拉FSD已经成功。如果还想要做到更多,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华明路9号华普广场西塔1007室

© 2019 广州功夫新媒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关于我们 | 粤ICP备18130567号-1

功夫汽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