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

汽车行业,有没有“西贝”?

功夫汽车 阿宝 2025-09-15
10309

最近,罗永浩与西贝的争端火了。

起因是网红罗永浩发文吐槽,“好久没吃西贝了,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,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”。然后西贝老板贾国龙火了,声称“西贝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”,还表示要起诉罗永浩。

然后这事就出圈了,西贝各种“自证清白”,罗永浩各种直播开怼,网友们吃瓜不停。西贝的名声也大受影响,据说每天的营业额减少都在百万级别,名声的损失更不用提。

西贝到底错在哪?汽车行业有没有犯过“西贝式”错误?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。

(1)我不要你觉得,我要我觉得

在说出西贝门店没有一道预制菜的评价后,贾国龙做了一番解释,表示预制和预制菜是不同的。预制指的是预加工,但西贝不是预制菜,国家对预制菜有定义。

因为西贝菜的做熟环节都是在门店进行,馒头是在中央厨房做熟,都符合国家标准,因此不属于预制菜。

贾国龙说完这话后,宣布西贝主动敞开后厨,邀请媒体参观,结果就翻车了。西贝门店后厨的冷柜里堆得满满当当,既有速冻海鲈鱼、预制羊排,也有西兰花这样的蔬菜,连鸡汤都是中央厨房统一配送的。

鱼、羊排动辄18个月的保质期,西兰花的保质期更是长达24个月。有网友调侃,说去西贝点了个儿童套餐,结果套餐的年龄比儿童还大。

虽然西贝一再坚称这是“半成品”,不算预制菜。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冷冻复热和明火现炒可不是一回事。哪怕是西贝自己觉得这不算预制菜,甚至还能翻出法律条文“自证”,也不可能解决消费者的固有认知了。

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,从来都是,“我不要你觉得,我要我觉得”,别说是所谓的国标背书了,哪怕是天王老子来了,你西贝做的这些就是预制菜!

其实前几年汽车行业也发生过类似的事,一堆企业为了所谓的降低成本和满足油耗法规要求,狂推三缸机。还各种营销宣传,三缸机不抖,三缸机的性能不比四缸机差,甚至更先进。

但结果呢,消费者觉得你抖,那你就是抖。市场上又不是没有四缸机卖,为什么一定要选三缸机?如果一个产品的解释权,好处全是厂家的,风险全是消费者的,那大家为什么要选?

还有前几年新能源开始普及,很多企业都在暗暗“较劲”,各种变着花样说新能源并不环保,很多经典IP咬死不换代,结果就是迅速被边缘化。

相反,增程电动出来时,又一堆“卫道士”跳出来,说增程是落后的技术路线,没有任何意义。但对于消费者有意义呀,理想的增程战略大获成功。包括后面走相同路线的问界、零跑,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。

说白了,企业所谓的“解释权”,压根不重要。你能证明你没违法又怎么样?跟消费者的认知对着干,也只有死路一条。

(2)抓重点,别抓细枝末节

更离谱的是,这件闹得全网沸沸扬扬的事,其实完全是西贝自己惹出来的。罗永浩的初衷,可能真不是“找茬”。

我们再回看罗永浩的微博,上面提到西贝几乎都是预制菜,还贵,实在是太恶心了。西贝老板一直表示,这个“太恶心了”太侮辱人,自己产生了不适,因此不告他不痛快。

问题是熟悉罗永浩的人都知道,这哥们经常把这个“太恶心了”挂嘴边,几乎都是个口头禅,他可能真没太当回事。

其实这条微博的核心是“下飞机”,罗永浩之前因为欠债的事闹得沸沸扬扬,还上了老赖名单,是要被“限高”(不能坐飞机高铁)的。这次可能是为了突出这几个,隐晦表达自己的钱已经还完了。

简言之,这事西贝不当回事,也就过去了。结果非要揪着不放,最终变成了自曝。

汽车行业也发生过类似的事,前两年,就有车企为了突出自己的家用形象,外带展示车内空间,弄起了车内“包饺子”的宣传。

结果遭受消费者的强烈反弹,谁会在车里包饺子?弄完面粉如何清理?而且这意思是大家过年也得加班做牛马,还得在车上包饺子?这就是典型的脱离场景的宣传。

还有车企为了展示自己座椅的多功能,做了车内煮火锅的宣传,同样也是南辕北辙。车内煮完火锅全是味道,这还怎么要?

这些做法不仅没起到“自证”的作用,反倒暴露了车企对用车场景不理解,压根不关注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。

(3)企业是高管的企业,更是消费者的企业

企业做产品也好,做宣传也罢,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受众。越接近群众的企业就越容易成功,越脱离群众的企业越容易玩完。

最典型的就是有车企做的磁吸支架,在当前卷出天际的汽车市场,这玩意真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吗,难道其他车企做不出来吗?当然不是。但先想到了这一点,还多预留了几个螺口加强可玩性,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同,甚至开始自发为企业宣传,意义远远超过了支架本身。

再比如,现在不少新能源车在后备厢下层设了储物格,可将露营装备、工具等物品分类放置,让空间利用更高效,还能避免不同物品之间相互污染。有的还设置了隐藏雨伞格,下雨后可将湿漉漉的雨伞直接放入,雨水顺着格槽流走,不会弄脏车内。

还有部分车型的HUD抬头显示切换键,短按可显示车速,长按可显示导航路径,强光下自动增强对比度,夜间切换为柔光模式。相比以前呆板的HUD,这明显好用了很多。

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创新,只要对市场足够认真,发掘出来并不难,却会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
(4)功夫拍案

西贝也好,造车也好,首先还是得想到,老百姓想看什么,老百姓需要什么。如果脱离了一线消费者,甭管你吹嘘自己多么符合高大上的标准,还是说自己背后有靠山,不靠这个赚钱,最后这样的企业肯定会玩完。

当然了,西贝的问题也从来不是用预制菜,而是明明用了还不承认,还要卖高价。造车也是一样,只要你真是一分钱一分货,消费者不会在意所谓的宣传或者抹黑。

真诚的企业才能赢得未来,大家觉得呢?
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华明路9号华普广场西塔1007室

© 2019 广州功夫新媒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关于我们 | 粤ICP备18130567号-1

功夫汽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