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万别“教育消费者”,百果园“自投罗网”,只是犯了特斯拉病?
最近,一则百果园董事长“教育消费者”的视频冲上了热搜。
本来事情是一件小事,论坛有人抱怨百果园的水果太贵,说随便买买一百大元没了,自己2万的月薪都吃不起百果园。
结果百果园董事长不仅直面了这个尖锐的问题,还“一针见血”,说商业分两种,一种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,第二种是教育消费者成熟。百果园不会迎合消费者,而是选择教育消费者成熟。
这个回应被认为“爹味太重”,卖的贵赚高利润也就罢了,还一副说教的姿态,简直是一下就把消费者的怒气值点满了。其实汽车行业也有个爱“教育”消费者的企业,那就是特斯拉,但效果嘛,只能说见仁见智。
(1)绕不过的单踏板,终成历史?
2021年,特斯拉的刹车问题受到相关媒体、消费者等多方关注。当时出了一个事,特斯拉女车主在上海车展车顶维权,将舆论推向了高潮。
特斯拉的官方回复是刚到底,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,“特斯拉没有办法妥协,这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过程”。
之后,陶琳在接受采访时更是进一步表示,需要加强消费者的教育。意思是就是反馈问题的消费者,要么是不会用,要么是“不懂事”。
当时网友就炸了,有人表示,“建议办一所特斯拉大学,拿到该校本科学历才能驾驶特斯拉!”当然也有人支持,认为电动车的很多操作和燃油车并不一样,会增加很多事故风险。
从结果来看,特斯拉似乎没错,又似乎错了。特斯拉提供了相关的车辆数据,并进一步开发了线上信息系统平台,可以让用户能够自由查看车辆后台数据。至少从字面数据来看,特斯拉的刹车并没有问题,确实是消费者“不会用”。
但从另外的角度,关于强制单踏板的安全问题,依然存在巨大的争议。2025年7月7日,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《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》。
这是一套强制性国家标准,明确指出车辆在不允许通过松开油门踏板实现完全刹住车的情况下,车辆本身的刹停必须通过制动踏板完成。
因为单踏板模式颠覆了百年来形成的驾驶习惯和肌肉记忆,紧急情况很容易出现油门当刹车的情况。而且单踏板模式减速不亮刹车灯,这一点同样是颠覆性的,很容易导致追尾。
如今强制单踏板已经成为历史,特斯拉的教育也算是告一段落了。但在其他方面,特斯拉仍在努力,似乎不给消费者的观念“贬过来”,誓不罢休。
(2)特斯拉全套“教育体系”,路走窄了
2021年,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量为484130辆。在那个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只有13.4%的时间,这是一个非常吓人的数字。尤其考虑到特斯拉的定位是20万+的纯电动车,可谓是一骑绝尘。
特斯拉准备了很多“教育消费者”的配置,从结果来看,似乎成了消费者选车的负面选项。
最典型的就是屏幕换挡,踩下制动踏板的瞬间触摸屏的一侧会出现行驶模式条,向上滑动是前进挡,向下滑动则是换入倒挡,空挡和P挡则按按钮就行了。
理论上讲这个操作很容易,相比传统的换挡方式成本更低、“动静更小”。但与单踏板是同样的问题,又颠覆了大家的肌肉记忆。
而且把换挡这么重要的动作放在触摸屏上,总让人感觉不太放心。毕竟电子屏这种东西,是有一定概率死机或者崩溃的,如果这个时候需要换挡,那怎么办?
对于消费者来说,屏幕换挡也不适合“盲操”。关键时刻需要低头看屏幕,也增加了驾驶的风险。还有按键式转向灯,也有很多消费者并不习惯,自动转向灯的逻辑也不合理。
还有经典的“毛坯内饰”“全景天幕”,不带外放电,不带仪表盘,没有360全景影像。因为特斯拉觉得现有的配置“够用”了,没必要搞一些“花里胡哨”的东西。
但从结果来看,似乎有非常多的消费者因为这些问题放弃了特斯拉。尤其是屏幕换挡,虽然特斯拉描述成科技的进步,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,而变成了一票否决项。
(3)技术推广,并不需要教育?
不是抵制创新,而是说汽车工业发展百年,基础的功能性设计早已完善。类似换挡、刹车、打转向灯、看仪表盘这些动作,早已刻在了消费者的肌肉记忆里。凭空做一些改变,往往并不能很快被接受。
当然也没有一定之规,比如百年来换挡都是挡把,都放在手扶箱的位置。奔驰将挡把做成了怀挡,就非常成功。现在新势力也大多数是学奔驰,因为这样的设计同样方便,还留出了做无线充电的位置。这样的变化,远没有特斯拉的争议大。
真正好的东西,推广起来从来都是风卷残云,而不是“硬推”。比如腾讯推出微信“扫一扫”的功能是2012年,当时连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都还没有那么高。
当时手机出货量最高的是三星和诺基亚,都还有很多功能机。但短短几年的时间,连偏远地区的老太太都学会了用二维码,因为这玩意实在是太好用了。
包括混动系统也是一样,早年普及得特别慢,但比亚迪DM-i超级混动上市之后,几年的时间就席卷了市场。因为可油可电,既能覆盖油车的全部用途,也有媲美电车的驾乘体验,整体费用还低。
这些东西,甚至都没有大规模的营销,就已经覆盖市场。类似宏光MINI EV这样的小车,诞生于疫情时,看似生不逢时,但转眼已经在大街小巷。
(4)功夫拍案
余惠勇的言论传出后,百果园集团股价一度大跌超过8%,豪言“教育消费者”的结果是反遭市场“教育”。特斯拉也差不多,最近这些年忙着对消费者“循循善诱”,却错过了新能源车崛起的最佳时机。
其实真正好的东西,从来不用教育,消费者自然追捧。反之,则会引起反感,希望百果园和特斯拉能够迷途知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