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判赔2.43亿美元!特斯拉的败诉,给所有车企上了一课?
最近,一场耗时5年的官司终于落地了。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联邦法院宣判,2019年的Model S辅助驾驶车祸造成1死1伤,特斯拉需赔偿受害者家属及伤者共2.43亿美元。
特斯拉的律师当庭表示判决是错误的,这种做法会阻碍汽车安全发展。马斯克也在当天声明,后续会对陪审团裁决提起上诉。
为何这次的判决拖了这么久,特斯拉究竟是不是被冤枉?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。
(1)千古奇冤?
先看判决结果,陪审团认定特斯拉要承担三分之一的责任,驾驶员承担三分之二的责任。陪审团认为原告遭受精神损失为1.29亿美元,特斯拉应4300万美元的补偿性赔偿。
因为特斯拉作为巨头企业对类似的事件存在故意或严重疏忽行为,因此加上2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,这也是2.43亿美元赔偿的来历。
但从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来看,特斯拉似乎非常“冤”。
2019年4月25日,一名叫乔治·麦基的车主开着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乡村公路行驶。根据车主的说法,这段路他已经开了三十多次,因此在打开特斯拉增强版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后,他就直接放手没管了。
然后在行驶过程中,车主的手机滑落到地板上。在捡手机的过程中,他踩到了油门踏板,特斯拉闯过了路口停车的标志,以100km/h的车速冲进路边停车场,撞翻了一辆雪佛兰Tahoe SUV,造成车内的一对情侣一死一伤。
以国人的角度看,这件事恐怕有点没头没脑。不是不同情受害人,但特斯拉车主有踩油门的动作。
很多车型踩油门都是会让辅助驾驶临时退出或完全退出的,当然现在新势力的NOA一般加速不会退出,只是会临时提高速度,松开油门后会恢复到之前设置的速度并保持。但不管怎么说,踩油门这个动作都会导致车辆加速。
再说Autopilot的定义,本身就是人车共驾,特斯拉可从来没保证一定不会出问题。事实上特斯拉出现的各种事情并不少,比如撞树、撞消防车、闯进绿化带等等,不说频频可见,起码搜一搜就有不少。
最出名的莫过于国内明星林志颖的车祸,当时是自撞桥墩起火,被现场民众拉出才脱困,也相当严重,但似乎也没有“怪到”厂家头上的说法。
当然,林志颖当时应该没有打开辅助驾驶。只是想说类似的事故真的不少,如果真的出事就要求厂家负责,并且司机还踩油门了依然要厂家负责,似乎有点说不过去。
(2)却也不冤?
不过原告律师的说法也很有意思,他没有在事故权责上做文章,而是指向了特斯拉的宣传。原告律师表示,特斯拉夸大了Autopilot功能,误导消费者相信特斯拉的安全性,结果就是司机过度依赖系统。
尽管特斯拉一直强调,司机应始终保持警惕,事故的责任完全是司机的疏忽造成的。但法庭证据显示,在事故出现之前,Autopilot并没有识别路口尽头和障碍物,而且自始至终没有强制要求司机保持视线专注。
还有专家解读,说特斯拉没有配备眼部追踪摄像头,随时监控司机的视线。这样的做法增加了系统风险,相比其他车企的安全措施存在不足。从这个角度说,特斯拉似乎也不怎么冤。
早在2016年,特斯拉就开始宣传智能辅助驾驶,提供预售的EAP增强自动领航和FSD全自动驾驶选项,预售价分别是5000美元和8000美元。
长期以来,特斯拉都是直接使用 “完全自动驾驶”(Full Self-Driving)作为名称,暗示达到了L5级标准。但车主手册和系统提示却要求驾驶员 “双手不得离开方向盘”,而且强调事故责任完全由用户承担。
这种割裂的方式,也导致了官司不断。2018年,38岁的苹果工程师黄伟伦开着Model X撞向高速水泥隔离栏,车辆爆燃起火,司机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,留下妻子和两个孩子。这个案子当时也闹得沸沸扬扬,最终也不了了之。
特斯拉一直以辅助驾驶作为幌子,宣传上却疯狂打擦边球,面对各种起诉泰然处之,给整个行业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。
尤其马斯克长期宣称FSD比人类驾驶更加安全,更是让一些人“放心大胆”用,更是导致了更多车祸的发生,从这个角度来说,特斯拉这次被罚重金还真不冤枉。
(3)安全应是第一标准
最近几年,国内的辅助驾驶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。不说车型了,光辅助驾驶品牌就不下十个,头部的Momenta和华为乾崑适配的车型更是不计其数。
但关于什么样的辅助驾驶才是好的辅助驾驶,却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。以AEB为例,车企的成绩可谓绚丽,动不动就是135km/h刹停,暗光环境也能做到80km/h+,面对鬼探头也能90km/h刹停,看似技术已经强无敌。但前阵子一个“消失的前车”测试出炉,发现很多车都是直愣愣撞过去。
更多的时候,辅助驾驶已经不只是技术问题,更多是意识问题。在车流很多的情况,高速跑130km/h+甚至140km/h+,不管是人驾还是辅助驾驶,一旦出现突发状况,都是不安全的。
但如果提高车距和降低车速,在国内又各种不适用。比如在高速最左侧110km/h的车速远远跟车,就会发现不停有人加塞,严重影响通勤效率。市区其实也一样,凡是被大家评价“丝滑”的辅助驾驶,出事的概率也大幅提升。而保守的系统,大家又觉得“不好用”。
说白了,大家能不能接受自己的辅助驾驶像“萝卜快跑”一样跑。可能花的时间比平常多30%,但安全性不比人驾差,甚至更好。如果不能接受,那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。或者做出强制性要求,车流量少的情况下,辅助驾驶最高只能按照限速行驶,车流量多的情况下,自动降低最高车速。
只有把最基础的安全性做好了,辅助驾驶这条路才有前途可言。
(4)功夫拍案
特斯拉这次挺冤的,按照现阶段的定义,本身辅助驾驶出事也不是车企的责任,很多车企甚至搞了“最后一秒退出”的神操作。而且这件事本身,还有车主分心踩油门的动作,简直是千古奇冤。
但从另外的角度,特斯拉长期过度宣传,甚至算是这条赛道的引领者。如今大多数的车企,都是所谓的“重体验派”,甚至连安全性都为之让步,这种做法确实需要刹车了。
既然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,就应该强制要求安全第一。深度学习别光学老司机,首先还是学交规,学安全意识。能接受速度慢才采用辅助驾驶,否则就自己开,这样才能保证安全,大家觉得呢?